• 你好,欢迎来到汉中文明网!
  • 投稿邮箱:tougao@wenminghanzhong.cn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头条>
头条

汉台区:实行“12345”工作法 扶志育德树新风

来源:中共汉中市委文明办    时间:2019-09-05

汉台区着眼深化“明理、感恩、诚信、自强”教育活动,以“扶志育德树新风、自强奋进新时代”为主题,推行“12345”扶志工作法(即:充分发挥一所学堂、两张榜单、三级创评、四项载体和五会组织作用),着力推进志智双扶工作,引导贫困群众自主脱贫,逐步形成有志有德民风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一是常设一所学堂,建强双扶阵地。以行政村为单位,常态化设立扶志(扶智)学堂,充分利用乡村大舞台、党员活动室、闲置校舍等场所资源,择优选聘党员干部、“土专家”、“田秀才”、道德模范、致富能人等各行业领域人员开展教学。在组织管理、课程设置上把握好“普遍性”和“针对性”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利用板凳会、院坝会、群众会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和讨论交流,利用进工业企业、进农业园区、进种养殖场等方式,开展直观体验和现场教学,让农民群众跟着学、学着干、能致富。以陕西工人高级技工学校、汉中市第一职中为主要平台,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和群众需求,开设一批服装、家政、电子商务、职业农民等适应脱贫攻坚发展需要的涉农专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富民等特色专业,方便群众就近培训、就近就业。汉王镇探索建立“夜校+技能+X”培训模式,累计为全镇600余名群众进行集中培训,其中贫困群众200余人。

二是设置两面榜单,树立示范榜样。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自强励志”五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在147个行政村设置“善行义举榜”;建立《汉台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红黄榜”发布制度(试行)》,在50个建档立卡村建立内生动力“红黄榜”,积极挖掘贫困群众中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实现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宣传展示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自主脱贫的励志代表,曝光警告萎靡不振、不思进取、懒惰等靠的后进典型,以“看”找差距,以“奖”促帮带,以“评”有激励,从正反两方面引导、激发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的积极心态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决心。

三是巩固三级创评,营造赶超局面。村级层面,通过群众评议、组织审核,推出一批“脱贫民星”“致富能手”“好媳妇好婆婆”;镇级层面,通过村上推荐,评审挂牌公示一批“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区级层面,通过镇办推荐、考核验收,创建一批文明镇、文明村(社区),带动民风村风社风不断向上向好。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平台,通过组织报告会、编辑书籍、制作视频等方式,讲好身边故事,发挥示范作用,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荣誉感和上进心,宣传推介志智双扶新思路、好做法,切实提升脱贫质量和实效。到目前,建档立卡村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 17个,培育志智双扶示范村8个,评选各类先进典型400余户,营造出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四是精选四项载体,整合教育资源。一是做实道德评议,以《村规民约》为依据,按照“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方法,对“等靠要”思想严重、不诚信、无孝道、户容户貌差等问题开展集中评议,实现自我教育。二是用好爱心超市,学习借鉴“道德积分银行”“德美屋”做法,将道德积分与爱心超市挂钩,使“积分兑换”形式成为激励群众勤劳奋斗、自尊自信的教育平台。三是加强文化惠民,通过文艺表演、电影放映、感恩会等形式,创作编排《第一书记》《王大懒》《冒富装穷》等原创节目,演出160余场次,广泛宣传“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是优化志愿服务,积极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普法、健康健身五类志愿服务队伍,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五是发挥“五会”作用,推进乡村治理。坚持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坚持“群众认可、可行管用、富有特色”原则,进一步规范完善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四会”组织作用,持续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加快“乡贤文化促进会”规范提升工程,通过建立“两委+乡贤”乡村治理模式,支持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投身乡村公益事业,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激发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巨大作用。李冲村以“立规矩树新风”为主题,以红白理事会有组织、有场地、有章程、有规定、有激励的“五有”为标准,以“十提倡、十反对”为载体,教育群众感恩自强、勤俭节约、革除陋习,文明有礼。余桥村乡贤张文杰从退休工资中拿出一万元支持修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他编写的快板《赞余桥》,以朗朗上口的形式充分反映脱贫攻坚以来余桥村的可喜变化,受到广大村民,甚至网民喜爱。他还经常深入群众中、在田坎上、在院坝边,宣传党的好方针好政策,成为名副其实的乡间“宣讲员”。 (中共汉台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