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欢迎来到汉中文明网!
  • 投稿邮箱:tougao@wenminghanzhong.cn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头条>
头条

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追赶超越建设“三市”系列报道·文化旅游强市篇

来源:中共汉中市委文明办    时间:2018-01-22

2017年12月28日,“汉中朱鹮”“汉中张骞”号动车组冠名首发推介活动在西安北站候车厅举行。首发仪式现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汉中形象宣传片,独具汉中地域特色的文艺表演和推介活动次第展开。精彩的汉服和茶艺表演,激发了大家对“真美汉中”的向往,让近千名乘坐首发列车的旅客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体验到汉中浓郁的“两汉三国”文化氛围。“汉中朱鹮”“汉中张骞”号动车组,成为汉中流动的“城市名片”。

旅游1.jpg

“汉中朱鹮”号动车组首发活动现场

2017年,令380多万天汉儿女备感欣喜与自豪的事情远不止这一件:汉中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汉中三堰”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以西北首个地级市命名的海军“汉中舰”正式入列;涌现3个国家级文化先进县;全域旅游新地标——兴汉新区建设,以日投资逾亿元的速度推进…… 

“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就是要把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山水自然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奋力把汉中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汉文化传播示范基地,实现由文化名市向文化旅游强市的跨越。”汉中市委领导说。

全域旅游 美了乡村富了民

驾车行驶在汉中市留坝县境内的每一条公路上,你会发现这里处处是景,处处都想让你摇下车窗,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从汉中城区沿着316国道去往留坝,你会被路两边的集中连片的薰衣草花海所吸引;在留坝县城,你既可以在老街上散步闲逛,品味这里独特的绿色农家菜,也可以在文艺范十足的留坝书房里挑一本书,细细品读;如果你喜欢户外,除了风景优美的紫柏山,在县城郊外,一个真人CS基地等着你去组团对战;如果你喜欢手工艺,可以去张良庙景区附近的研学旅游基地,里面有个木工学堂,你可以参与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打造…… 

仅有4.7万人口的留坝县,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2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8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6%和33.1%。全县70%的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旅游产业中,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同时,该县五大核心景区将90%就业岗位提供给贫困户,贫困群众人均从旅游产业获得收入2684元。在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上,该县“以旅促农、农旅一体”的旅游扶贫经验被推广。 

留坝县只是汉中市全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位于秦岭、巴山之间的汉中市,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域旅游发展潜力巨大。这里有厚重的两汉、三国历史文化遗存,有褒斜栈道、“石门十三品”,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四大国宝”,有世界级天坑群地质遗迹。这里是“天府之国”,是刘邦成就汉室基业的发祥地,是诸葛亮六伐曹魏的战略大后方,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是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是国家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区…… 

旅游2.jpg

油菜花海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汉中市“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的战略定位,汉中市大力发展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早在2013年,汉中市就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城景融合、产业融合、主客共享的新格局,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单位。 

按照“全域汉中、全域景区”的理念,汉中市委托国内顶级旅游规划单位科学编制了《汉中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确立“一核、两路、六组团”空间布局,确定重点文旅项目50个、总投资470亿元。注重旅游规划与城市、交通、国土、扶贫等规划衔接协同,大力推进以旅游为引领的“多规合一”,确保“点有特色、线成体系、面具规模”的产业体系。 

此外,汉中市还进一步加大高A级景区创建力度,提升旅游品质。紫柏山、华阳创5A通过省上资源评估并报请国家旅资委进行资源评审。熊猫谷等9家景区成功创建成国家4A级景区。留坝县、洋县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示范县。佛坪县、西乡县跻身全省第三批旅游示范县建设试点。 

旅游3.png

青木川景区

在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的进程中,汉中市总结提炼出“城是一处景、村镇一幅画,处处是景观、人人是形象”的发展愿景和“多业融合、循环发展,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 

如今,步入高铁时代的汉中,高速、高铁、航空立体化的打破了交通瓶颈制约,融入了长江经济带和关天、成渝经济圈,旅游客源地辐射半径大幅拓展,优势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的潜能加速释放,酒店住宿、餐饮娱乐、特色购物等产业快速发展,整个旅游业迎来了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文化振兴 传统与现代和谐共荣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也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上,孕育了两汉三国、红色革命、秦巴民俗等绚丽多彩的灿烂文化,涌现出张骞、诸葛亮、蔡伦、李固、何挺颖、陈浅伦等灿若星辰的名人先贤、革命先烈。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资源,赋予汉中市独特的魅力,成为文化振兴的“引擎”。 

著名学者余秋雨来汉中时曾动情地说:“全体中国人应把汉中当做自己的老家,每次来汉中当做回一次老家。”2000多年的历史,赋予了汉中深邃厚重的“历史文脉”。 

位居中国地理版图中心的汉中,该如何活化静态的历史遗存,让记录历史沧海桑田的每一块砖石、印证民族成竹在胸的每一个细节再现时代人文之光。汉中经过精心挖掘,确定“石门栈道、龙岗文化、拜将坛、张骞、定军山、石门十三品、朱鹮、汉调桄桄、汉中仙毫”十大文化符号,全面叫响“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形象品牌。

旅游4.png

城固桔园

经过持续宣传,“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形象迅速走进民众、深入人心、广为传播,有效激发了市民对汉中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坚定了实施文化名市战略的信心和决心。 

在此基础上,汉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巧用城市牌、文化牌、节会牌“三张名片”,依托资源,借力造势,全面加强对外宣传,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展示汉中形象,汉中影响力、美誉度空前提升。 

措施实实在在,推进有序有力,成效有目共睹。 

2017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23届灌排大会暨68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陕西“汉中三堰”古代水利工程,被成功确认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汉中新增了一张世界级的历史文化“金名片”。 

2017年10月13日,由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和汉中籍书画家选送的60件作品在北京中央党校展出,宣传汉中历史文化和改革发展成果,展示“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 

文化,只有始终贴近百姓、融入生活,才能绽放出熠熠生辉的恒久光芒。在“文化旅游强市”战略引领下,2017年,汉中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如沐春风,生机勃勃。配合筹拍了大型电视连续剧《丝路开拓者张骞》以及电影《秦巴之恋》《云中谁寄锦书来》。开机拍摄制作播出了专题片《井冈元戎——何挺颖》《西汉三堰》和广播剧《汉中秘密特使》。专题片《汉中天坑》在央视播出。歌舞剧《风从巴山来》在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剧目奖”“音乐奖”和“舞美奖”3个奖项。 

文化项目建设是推进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和平台。在众多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中,滨江新区与兴汉新区无疑是两颗璀璨的明珠。经过3年的精心打造,位于滨江新区的天汉长街项目向市民揭开“红盖头”,展露出娇美的芳容,让人们感受到“文创街区”超乎想象的活力与魅力。 

兴汉新区规划区域面积为27.7平方公里,并预留有10.7平方公里的控制协调区,预算总投资近2000亿元。自2015年6月全面开工启动以来,项目建设持续快速推进,创造了日投资过亿元的“兴汉速度”,成为陕西省“追赶超越”的典范。 

2017年,汉中全市共有9大类12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作名录;评审并申报了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及第三批省级项目传承单位;争取国家省级非遗项目专项资金165万元、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专项资金35万元。 

“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市’建设目标和推动文化名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的战略定位,汉中市深入挖掘利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探索走出一条汉风汉韵与现代文明互动融合、相得益彰的文化发展新路。”汉中市政府领导说。

人文精神 于无声处润人心

“彭发新义务维修饮水管道,拟记2分;杨森主动清理水池,拟记2分……”在汉中勉县武侯镇咸河村“道德积分银行”,年近60的“行长”谈忠孝几乎每天都要“记账”。他记的不是一般的账,而是村民的“道德账”。 

去年8月,咸河村成立了“道德积分银行”。“让好人干好事有奖励,乐于干好事,让‘懒汉’学着干好事,带动乡村文明风尚。”武侯镇党委书记王立道出设立“道德积分银行”的初衷。在咸河村,只要村民积德行善做好事,都可以通过道德评定委员会评分后记录在册,而储存在道德积分银行的积分,可定期兑换生活用品。 

文化的魅力,在于教人化人向善向美,于无声处,滋养善心善行,提高民众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民众精气神,提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汉中自古人文荟萃、名人辈出。远有像张骞、李固、蔡伦等名垂青史、炳耀千秋的“古贤”;近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文忠、“中国好人”胡万春、“陕西好人”刘建红、汉中道德模范刘恩翠等一大批奉献基层、服务人民、感动群众的“新贤”,形成了根植乡土、贴近生活、影响广泛的汉中乡贤文化。 

过去的一年,围绕“三市”建设战略,汉中始终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深化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施“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进行“最美系列人物”评选、启动“弘六德·展六美·建三市”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深耕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典型凝聚社会正能量,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市民文化文明素质,为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为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乡贤热心公益、引领风尚、移风易俗、反哺家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他们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感染百姓、滋润乡风、引领价值,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去年4月,汉中启动实施“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采取示范推进、分步实施、全面铺开的方式,在全市152个镇1948个村普遍建立起乡贤文化促进会,使乡贤文化成为汉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促进乡村自治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劲引擎。

创新实施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活动。去年围绕诚信、友善、敬业、文明、爱国、法治6大主题,每两月一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教育。继续深化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汉中市9个单位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称号,21个集体和个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全省精神文明先进集体、陕西省第一届文明家庭。 

行走在汉中城区,一幅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矗立在主次干道两侧,引人注目;一块块展现凡人善举的“善行义举榜”遍布社区村镇,传播文明风尚;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道德讲堂”讲述着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感人故事,彰显着道德的力量…… 

如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已深入人心。文明城市创建,正有条不紊、如火如荼地推进。 

“我们坚信,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实践中,只要全市人民携手同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撸起袖子加油干,勇于‘跳起来摘桃子’,文化旅游强市的宏伟蓝图终将变成现实——这张靓丽的名片,就一定会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汉中市委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