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文明花开耀鹮乡
汉中文明网讯(通讯员 张恤民 贾军)听宣讲、看表演、评先进、议发展、帮实践。一堂堂带着“泥土味”的理论宣讲,一件件办到百姓“心坎里”的实事,一场场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套餐……洋县处处留下了“红马甲”坚实步履和暖心身影。
什么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明实践模式?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将文明新风融入群众生活,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洋县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交上了精彩“答卷”。
近年来,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焦群众需求,积极策划开展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在四季评议中凝聚向上向善精神力量,在志愿帮扶中坚定发展信心,让文明之花在洋县这片沃土上璀璨绽放。
鹮乡有理讲政策,增强道路自信心
青山绿水间,白墙黑瓦下,扬起群众欢乐的笑声。明亮的教室、宽敞的广场、整洁的院落,礼仪教育引导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弘扬,乡贤轶事树起建设美好家园的标杆。
“我们现在赶上了好时代,农民也享受城乡医保,患病有报销,大病有救助。还能跨区域报销,快捷方便。我们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洋县鹮乡有理宣讲团成员杨茹侠每次宣讲都会这样对群众说。
该县以“讲政治、懂理论、会宣讲”为标准,放手发动群众身边的人、亲身经历的人、德高望重的人参与到宣讲中来,鼓励他们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说事拉理。宣讲员来自各行各业,既有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教师、退休老党员,也有乡村创业人员和本村村民,目前,全县共有宣讲成员1200余人。
县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实践所站承办,采取“摸需求、双服务”直通群众模式,实施“示范宣讲+微宣讲”模式,用好宣讲“一根针”,串起党群联建、文艺演出、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千条线”。去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1200余场,为群众提供文化滋养。
四季评议树楷模,榜样引领新风尚
“以前说起模范,总感觉离我们很遥远,现在许多先进人物就在我们身边,虽然都是普通人,但他们的事迹,正在感染、引领着我们。”在洋县,不少人发出同样的感慨。
洋县充分发挥模范示范引领作用,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采用“一户一表”的形式,按照“组长打分、代表评议、进行公示”步骤,实施“四季评议”评选“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评议中,组织优秀党员、乡贤、先进典型等参与评议,根据村民日常表现、参与文化活动情况和参与志愿服务等方面,量化赋分,确保评议结果得到村民认可。去年以来,各镇街还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十星级文明示范户”评选的重要依据,引导群众改变房前屋后随意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秸秆垃圾随意焚烧等行为,全县累计组织开展“美丽庭院”评选观摩表彰超过2000户。全县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8400余户,颁发悬挂了流动荣誉牌,树立了“让有德者有得”的鲜明导向。
同时,结合重要节庆,开展优秀党员、好公婆、好儿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创业先锋等表彰。对无理闹访、环境卫生差等黑榜曝光人员进行教育,表彰各类模范3000人次。
志愿服务聚合力,架起党群连心桥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诊疗,感谢志愿者给我们服务。”家住惠民小区的周红先生说。
为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该县积极动员镇街、村社区12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活动,架起党群连心桥。
油菜花节期间,该县千名志愿者肩扛服务大旗,身穿红色马甲,活跃在农村、社区、学校、油菜花海各观花点及人群聚集点宣传党的政策、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为了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质量,洋县还积极实施项目化推进。一年来,各志愿项目设计能结合工作和群众需求策划出翰墨传家风、周末梨园喜相逢、情暖空巢、亲子阅读、“法律九进”等58个接地气、便于操作推广的项目。年底,举行了洋县第二届文明志愿项目大赛,洋县人民医院“公益健康 先锋续航”等15个志愿服务项目脱颖而出。各镇村结合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实际,策划“文明志愿靓农家”项目。通过“文明实践入户讲、党员干部示范扫、志愿服务定期帮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群众观念得到改变,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如今,党员干部贴心服务群众的事迹在洋县随处可见。党员志愿者充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率先垂范,带动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为打造富裕美丽幸福洋县提供道德支撑。
移风易俗倡文明,破除陋习树新风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该县从强化群众文明素养提升、“一约四会”和志愿服务队伍作用发挥以及教育引导着手,将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化振兴等工作深度融合,县镇村三级联动,策划开展主流价值培育、移风易俗深化、乡村治理促进、文化惠民浸润、优秀家风引领、家长素养提升、人居环境整治“七大行动”,村(社区)做实“374”文明提升工程。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扎实开展“劝诫封建迷信、高价彩礼等宣传宣讲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
“过去,村里过红白喜事没有章程,娃开学、孙子过满月都大操大办,互相攀比,村民负担很重。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倡导婚事新办、白事简办,文明新风蔚然兴起。”洋县龙亭镇龙亭村支书郭荣林说。
在该县农村,依托家宴备案管理制度,推动红白理事会提前介入,规范彩礼数量、宴席举办桌数、标准,对酒席规模、烟酒档次等统一标准,引导群众抵制大操大办、高音吹奏鼓乐、大肆燃放烟花爆竹等扰民行为,杜绝封建迷信、低俗表演等不良习俗。移风易俗志愿者通过讲述爱情经历、分享家风故事、赠送朱鹮礼品等形式,推进移风易俗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文化和红色文化紧密结合,通过深入挖掘,树立移风易俗的正面典型,在潜移默化中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责编:皇甫喜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