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略阳安坪沟村的“幸福密码”
汉中文明网讯(通讯员 秦文璐 李欣)近年来,略阳县兴州街道安坪沟村坚持党建引领,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紧盯省级示范村创建任务,聚合力、兴产业、优环境、强治理,形成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效应。如今,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党建领航产业兴
“别看这个蟾蜍长得丑,它全身都是宝,药用价值相当高……”在安坪沟村蟾蜍养殖基地,老党员李继成说起蟾蜍时眉眼带笑。李继成去年10月投身产业发展,加入蟾蜍养殖基地。喂食、换水、清洁,他每天早早来到基地,精心照料蟾蜍。“原来靠种地一年收入一万块钱,现在给公司打工,一年工资翻了三倍,守着这个池塘就把钱赚了。”李继成说。
一条“产业链”,就是一条“致富带”。安坪沟村主动挖掘招商引资线索,多次赴甘肃、青海等地调研考察,打造略阳县蟾蜍养殖项目试点。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负责生产经营和管理,合作社投资入股分红、农户代养增加收益,企业在管理上实行“五统一分”方式。目前基地已投放第一批蟾蜍30万只,预计年产值500万元,带动农户345户1000余人,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该村建立起“党小组+企业+农户”工作模式,不断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思路。在村干部、党员和致富能手的带动下,安坪沟村群众增收致富干劲倍增,目前,村里已有1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居环境焕新颜
“以前我们这是杂草丛生,乱七八糟,现在房屋变漂亮了,也变干净了,多亏了村上组织开展的环境整治。”安坪沟村村民张彩霞高兴地说。
迈进张彩霞家的院门,映入眼帘的是清雅别致的庭院、窗明几净的房屋,庭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打理得十分整洁。闲暇时,她钟情于养花等,充分利用院落空间,精心挑选适宜的花草树木,并定期修剪,让庭院内外绿意盎然。
“一户美”带动“家家美”,张彩霞用心打理的庭院成为周围家庭的榜样与标杆。如今在安坪沟村,这样的“美丽庭院”随处可见,一个个庭院绽放出别样的风情。
安坪沟村以“清洁乡村、净美家园”为主题,通过整合“四支队伍”、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公益性岗位等力量,实行分级包干制度,聚焦“八清一改”、农房残垣断壁拆除清理、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实施常态化督导检查等措施,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提升活动新高潮。目前,“清洁乡村、净美家园”创建户达到全村80%以上。
基层善治筑安稳
在安坪沟村大树下,一场接地气、有温度的院坝会正火热进行,安坪沟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在拉家常、话民生的闲适氛围中,村民们纷纷打开话匣子。“今年村上搞啥产业?”“能不能多配点垃圾箱,方便我们倒垃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自由发言、热烈讨论,小到鸡毛蒜皮的事,大到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民从“看戏人”转变为“唱主角”。小小院坝会,不仅将政策和技术传送到群众手上,也将群众的心声输送到干部耳边。
交流面对面、形式接地气、互动掏心窝,更能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以前村里开会多是干部讲政策,我们听得半懂不懂。现在院坝会开在自家门口,把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带到会上,能让大伙儿提意见,我们唠唠家常就把问题解决了,方便多了。”村民马兵说。
和着“乡音”,带着“泥味”,一场关于移风易俗的宣传也走进了安坪沟村的田间地头。村两委用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现场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号召大家争当移风易俗的实践者和推广者,引导身边适婚青年树立婚事简办,避免过度奢侈浪费的文明理念,提升群众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站在新的起点,安坪沟村正以“归零再出发”的姿态,奋力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让示范村的星火在更广阔的乡村原野上燎原。
责编:皇甫喜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