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峡口镇中心学校:打造“双色”德育品牌 拓宽思政教育新路径
汉中文明网讯(通讯员 汪波)近年来,西乡县峡口镇中心学校立足本土资源,深挖“红色基因”与“绿色实践”内涵,打造“双色”德育特色、党建品牌。同时,依托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建设,探索“三个课堂”思政育人模式,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育人新格局,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注入鲜活力量。
“红绿交融”铸魂:双色德育浸润成长路。学校充分发挥峡口镇红色文化底蕴与生态资源优势,构建“红色铸魂+绿色润心”德育体系。在红色教育方面,组织学生走进红四方面军钟家沟会议遗址、开展清明节烈士陵园祭扫活动。成立“红领巾小小宣讲队”,讲述《悲歌马儿崖》《长征路上的运粮官》《巴山肃立祭英魂》等革命故事,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在绿色实践领域,学校大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开辟校内外茶业劳动基地,举办校园“烹燃心动”美食节,开展节水、节粮系列教育。学生种植茶树,采摘茶叶,参观加工过程,观赏茶艺表演。美食节上,学生变身掌勺大厨洗切削拼、煎炸烹炒,动作娴熟有模有样。校内雨水收集桶前,学生桶提盆端,浇花拖地,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日常劳动实践,学生在劳动中感悟责任,在自然中涵养品格。
校园文化建设同步发力,围绕“双色教育”主题打造“八大区域”文化空间,通过墙面展陈、符号化设计实现“每面墙都育人、每个角落皆课堂”的沉浸式育人环境,让红色精神与绿色理念在校园处处可视可感。
“三个课堂”联动:思政教育焕发新生机。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校,学校突破传统课堂边界,构建“三个课堂”协同育人体系。第一课堂立足国家课程,开展《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地球—我们的家园》等第一课堂德育教育,将节水教育、生态保护融入学科教学;第二课堂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通过红色队课、主题演讲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第三课堂则延伸至社会大舞台,组织学生走进茶园开展“采茶去、品茶趣”研学实践,在劳动协作中培育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创新推出“模拟法庭”特色活动,邀请专业法官指导学生扮演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还原真实庭审场景。学生们通过案例陈述、证据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在沉浸式体验中树牢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赋能未来:打造区域思政教育新高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以‘双色’为底色,以‘三个课堂’为路径,就是要让思政教育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该校校长表示。目前,学校已形成“红色基因传承+绿色生态实践+法治素养培育”的特色育人模式,其经验在区域内交流推广,辐射带动周边学校协同发展。
未来,峡口镇中心学校将继续深化“双色”品牌内涵,拓展思政教育实践场景,通过集团化三级联动、家校社协同共育,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谱写茶乡教育新篇章。
责编:皇甫喜 编辑: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