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以文化人汇聚乡村振兴的文明力量
汉中文明网讯- 近年来,洋县深化文明提升工程,扎实推动文化惠民浸润行动,充分整合县内公共文化资源,依托图书馆、文化馆和各镇(街道)村(社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等公共文化阵地,发挥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家协会力量,结合时代要求、地域特色和群众需求,广泛开展文化汇演、亲子诵读等群众乐于接受、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提振群众精气神,有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阵地效能持续改善。洋县以陕西省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为抓手,投资80万元完成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提升工程,组织实施总投资258万元的“2024年十大重点民生实施项目”乡镇文化站达标提升建设,全县镇街文化站设施条件大幅提升、亮点凸显,以全新的面貌向群众开放。洋县图书馆数字阅读提升项目实施完成,5个社区图书分馆先后建成,洋县文化馆、图书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二级馆。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洋县文化馆在暑假期间开设书法课、国画课、口才朗诵班、声乐班、中国舞启蒙班等公益培训班,为孩子们免费开课教学,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提升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受到群众广泛赞誉。洋县文化馆志愿服务项目“梨园喜相逢”戏曲演出秦腔自乐班,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洋县图书馆先后走进洋县敬老院、溢水镇波溪村、蔡伦墓祠景区、华阳中心小学等,利用图书馆“流动图书服务车”送书上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读书热情。打造亲子阅读品牌,举办“一起来过节”绘本故事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孩子和家长在陪伴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感受知识的累积、文化的沉淀。全年共组织实施惠民演出144场次、濒危剧种演出20场次。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4.23世界读书日等特殊时段及寒暑假期间,组织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开展图书下乡、全民阅读、公益书画培训等活动400余场次。

文艺“六进”持续推进。洋县文联组织各文艺家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洋县书法家协会、书画家协会走进村社区为群众赠写春联1000余副,开展“翰墨传家风”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书写家风家训600余件,音乐家协会组织花田音乐会、纳凉音乐会等形式文艺演出10余场次,洋县摄影家协会走进农村开展“我为老人拍靓照”活动,洋县根石盆景艺术协会走进农家小院,打造最美庭院,用实际行动发挥文艺优势,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艺术文化的“烟火气”和幸福感。

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各文艺家协会骨干精心创作,围绕朱鹮保护、旅游文化、有机特色等家乡元素,讲好洋县故事,不断提高全县文艺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今年以来,洋县籍作家段继刚、程宏安创作的小说《华阳奇缘》《霜染白路》,李雪茹创作的诗集《花开洋州》均出版发行,身残志坚本土作家叶会剑创作的微电影《爱有归途》拍摄成功并成功首映。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灵魂。洋县把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力”,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文艺精品来丰富拓展农村文化供给,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在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洋县县委文明办)
责编:皇甫喜 编辑: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