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元墩镇:勇担文化使命 奏响奋进强音
汉中文明网讯(通讯员 任梦真)今年以来,勉县元墩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高举思想旗帜,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科学制定学习计划,通过集体学习、专题辅导、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入性。截至目前,开展集体学习9次,开展研讨交流9次。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等培训20期,累计培训党员干部700余人次。坚持每周三机关例会学习制度,结合党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抓实抓细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镇村干部全面提升政治素能。组织镇村干部外出观摩学习5次,开阔干部眼界,探索总结推动本地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办法。理论宣讲大众化。精准把握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需求,通过领导班子示范讲、支部书记带头讲、党员先锋普遍讲的形式,结合各类惠民演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院坝会,切实推进基层宣讲通俗化。共计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千万工程”、习近平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等各类主题宣讲活动80余次,受众人数3000余人。
培育文明风尚,构筑向上向善精神高地。
文明实践丰富多样。巩固拓展“8+N”志愿服务队伍模式,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群体为主体,织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格。按照“阵地+队伍+活动”模式,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内容,广泛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扶老助幼、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次,惠及群众3200余人,有效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便利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高度重视道德模范等先进模范培树活动,各村(社区)、驻镇单位等推荐各行业、各领域先进典型87名,按照从严把关、优中选优原则,对全镇道德模范、最美庭院、致富带头人等17名先进典型人物进行表彰,2名先进典型代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活动上进行示范宣讲,持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健全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聚焦文化惠民,美好生活成色更足。
文化根脉,保护传承。系统性梳理文化资源,挖掘并整理具有元墩特色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元墩系列传说”入选勉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配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全镇28处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对1处新发现文物点采集录入相关信息。文旅融合,活力迸发。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用旅游兑现文化价值。先后举办了龙湾·兴龙聚民宿运营启动及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域茗茶文旅融合园区开园仪式、龙湾文化旅游活动暨全省掼蛋邀请赛、第十二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勉县分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元墩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联欢会暨道德模范表彰大会等活动,进一步聚拢流量、吸引人气,全力打造元墩文旅IP品牌。文化硕果,群众共享。对镇综合文化站进行升级改造,顺利完成镇级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任务,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圆满举行“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大地欢歌、四季村晚”“文化下乡惠民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21场;组织辖区文化能人创作《千万工程绘新景》《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展现时代风貌、传递人民心声的优质精神文化产品,彰显了新时代群众文艺的创新活力。
坚持正确导向,对外宣传出新出彩。
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紧扣节点,突出重点,围绕高质量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讲好元墩故事。邀请县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到镇开展新闻通讯员专题培训1次,在县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刊发新闻196篇,陕西电视台国际传播专题片《茶》在元墩取景拍摄,在海外平台播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配合陕西日报汉中分社、汉中日报等对我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生态环保等进行深度采访报道,《农旅融合增活力、乡村蝶变引客来——勉县元墩村见闻》登上汉报头版,迅速掀起了宣传热潮。监督管理网络舆论。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网评员队伍建设,开展网评员专项培训1次,开展网络舆论引导43次,舆情直报42篇。高效应对处置网络舆情,根据县网信办反馈的《勉县舆情信息台账》,第一时间妥善处置,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筑牢网络安全屏障的行动自觉,全镇网络舆情平稳可控。
下一步,元墩镇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使命、履职尽责,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责编:皇甫喜 编辑: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