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博望街道胜利街社区:五社联动添活力 共绘幸福新画卷
汉中文明网讯- 城固县博望街道胜利街社区,地处县城中心老城区,共有居民2792户5898人,党员94人,社区干部11人(其中专业社工8人)。近年来,社区立足辖区社情民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持续推进“五社联动”工作机制,打造“博望大码”志愿者服务金名片,近年来荣获全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全市先进志愿服务队伍等称号。
突出党建引领,凝聚“五社联动”合力。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有效聚合以社区为平台、8名社会工作者为支撑、2个社会组织为载体、354名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机制,握指成拳共同发力,奏响民生服务“大合唱”。通过升级改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说事大院、院坝会、“一约五会”等7个家门口活动阵地,引导党员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积极动员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效,不断延伸社区服务触角,走出社区治理新路子。探索建立“民意收集机制,两回访一评估机制,难点研判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合理对接机制”五项工作机制,定期研判工作进展,强化思想引领,推动社区规范化、持续化、系统化开展各项服务,群众满意度得到不断提高。

健全“三张清单”,打破社会治理瓶颈。构建“群众点单—社区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三张清单”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定制化开展服务,常态化收集居民群众“微心愿”,形成居民“需求清单”,对接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形成“资源清单”,设计特色活动形成“服务清单”,达到“居民有需求,社工有响应,资源有联动”。不断探索驻社区单位、非公和社会组织和社区联动模式,推动形成“信息联通、事件联商、问题联治、服务联抓”机制,促进单位和社区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职能互补、专业互补、经验互补。今年以来,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资金5万元,社区6家双报道单位联动提供服务、反诈讲座、民法典宣传、文艺演出共计30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解决群众诉求10项,为社区治理带来有力支撑。

联动社会组织,实现多元协商共治。胜利街社区以“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抓手,联动“双报到”单位6家,社区企业2家,牵头成立城固县巾帼志愿协会、胜利街社区志愿者协会,精准“吹哨”、迅速“应哨”、高效“结哨”,建立起一体多元、协调联动的共治机制,2019年胜利街社区率先建立“博望大妈”志愿服务队,用“志愿服务小活动,点亮爱心一片天”,传播党的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培育医疗服务队、婚姻服务队、文艺宣传服务队、法律宣传服务队、暖心服务队、创业就业等6支专业化服务队伍,社区吸纳社会各层面志愿者354人,培育志愿服务队13支,今年开展政策宣传、治安巡逻、困难帮扶、特殊帮教、健康守护、文化共享等志愿服务 60余次。目前博望大妈已经拓展到全办28个村(社区),成为了博望街道的一面旗帜。

丰富活动载体,构建幸福和谐社区。立足社区实际,聚焦孤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群众需求。针对“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承接陕西省福彩项目开展“情暖夕阳,困境老人关爱计划”项目活动,向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健康讲座义诊、针灸、垃圾分类、反诈宣传、文明创建文艺演出等“小事情”,直接受益人30人,间接受益人群3200人,用“小事情”不断沁润人心。开展“七彩公益课堂”活动,带领27名留守儿童走进汉文化匾额博物馆,参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固架花,通过组织书法展览、爱心妈妈读书分享会、“预防儿童被拐骗和性侵”讲座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也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承下去。

发挥“大妈”优势,激活基层治理效能。组织“博望大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结合“我们的节日”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老党员、道德模范等通过自身和榜样示范,宣讲礼仪教化、推进道德评议、倡导文明新风尚等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传递党的精神,引导群众争做“自治的践行者、法治的示范者和德治的引领者”。通过把“博望大妈”培育成为群众身边的政策宣传员、义务调解员、民情收集员,零距离联系群众,实现了对社区各类矛盾“摸排细、预测准、研判透、预警早、措施硬、预防实”的“三预固本”目标,多年来辖区内没有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社区整体环境实现了平安稳定。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五社联动”机制,紧盯社区居民迫切需求及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聚焦“组织体系优化、制度机制完善、志愿服务提质”精准发力,发挥“博望大妈”志愿服务队辐射一方、服务一方作用,不断营造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城固县博望街道胜利街社区)
责编:皇甫喜 编辑: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