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第六中学开展两汉文化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汉中文明网讯-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践行“三个课堂”,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月1日至2日,西乡县第六中学组织八年级师生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探访两汉三国·学习钢铁精神”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研学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勉县武侯墓。走进汉文化大讲堂,领略三国人文情怀,千年古柏参天而立,冈峦起伏浓荫蔽日。同学们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了解了“火烧新野、三顾茅庐、割发代首”等历史故事,深切感受到历史人物的传奇人生,近距离观看了岳飞气势磅礴的书法《后出师表》,接受了一次汉文化的洗礼。同学们在武侯墓前参加祭祀典礼,学习汉礼,诵读《诫子书》,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诗句中深思,表达对先贤的无限崇敬之情。
同学们还参加了武侯墓研学基地的特色课程,从诸葛亮的生平故事,奇妙发明,到戏说三国人物,了解古代姓氏文化,动手参与折纸汉服,学生们既增长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为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增加了无限趣味。
研学第二站,师生们走进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体验环保绿色的工业文化,感受钢铁魅力。在厂区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在低碳、清洁、绿色的厂区里有序参观了中央水处理厂、二号高炉、铸炼高炉厂房等。在这里,同学了解了烧结、冶炼、炼钢、轧钢成型的全过程及钢铁运用的领域,真实地感受到“铁水梨花和热轧成材”的场面,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生产流程,领略了汉中钢铁工业的风采和现代炼钢人的风貌,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顽强不屈、迎难而上,同学们对钢铁精神有了更真切的感悟,充满了对钢铁工人的深深敬意,更加珍惜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研学第三站,同学们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通过观看红军革命器械、石刻标语、文献资料等,一帧帧图片、一件件文物,跨越时空,再现历史场景,重温战火硝烟,当年壮烈而又感人至深的历史画卷一幕幕地浮现在同学们眼前。在何挺颖雕像纪念广场,全体师生向何挺颖烈士雕像敬献花篮、鞠躬、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哀思之情和崇高敬意,并郑重宣誓,表达爱国爱党的坚定信念。在广场,同学们认真聆听了何挺颖与放牛班的故事并进行知识问答,并用笔一一记录所听所感,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同学们还在课后分享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研学第四站,同学们走进兴汉胜境。在汉乐府金碧辉煌的殿堂,同学们听讲解老师讲述九方印的故事,了解了汉代宫廷雅乐和汉代皇家宴饮文化。在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弥漫着汉代气息的汉文化博物馆,先祖殿、先贤殿、先圣殿以汉人祖先、思想巨匠、贤才豪杰等群组雕塑仿佛都在诉说汉文化源远流长的故事,让同学们似乎穿越时空,回到千年之前的汉朝时节,同学们驻足欣赏,不停感慨令人震撼的汉文化精神。在兴汉城市展览馆,同学们详细了解了汉中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了解了汉中茶马古道、千里栈道、丝绸之路、汉水通商等文化,同学们驻足不前、流连忘返。随后观看了大型汇演《汉颂》,从“牛郎织女 鹊桥相会”到“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再到“张骞出使 西域远行”到“蔡伦造纸 汉仪天下”为同学们展现了一幕幕或浪漫或悲壮或激昂的汉文化主题故事,这场演出将汉中历史与自然风光、地域风土人情相互贯通,同学们在这部弘扬民族文化的史诗长歌里感受到汉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接受了一次汉文化的震撼洗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是行走的第三课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书本知识与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本次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精神洗礼,有“研”有学,知行合一,共促成长,在缅怀和追忆中蓄积前进动力,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西乡县第六中学)
责编:皇甫喜 编辑:顾芯绮